黄豆吃多了

气味、照片和声音都是最好的时光机,微博同名。

第十八章

故事线新的大大大大伏笔来了~事业商业爱情玉姐三手抓(不是)

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顾氏船业的会议室内,所有人噤若寒蝉。


  正中心最前方的是顾民章,而正对着他的是义女李宁玉。二人冷脸相对,分歧明显。


  这几年,李宁玉逐渐上手,陆续帮顾民章打理顾氏船业的生意。自从顾晓梦去世,顾民章的身体大不如前,老年丧女之痛让他对偌大的产业有些力不从心。


  而李宁玉凭借出色的商业头脑和敏锐的经济嗅觉,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令顾氏船业的规模扩大了不少。


  如今,顾氏船业已经毫无悬念地成为沪宁杭地区船业的领头企业。其他企业只能谨慎发展,一开始,他们生怕哪天被顾氏船业吞并。在这动荡的年代里讨生活,只要不破产就是极好的。


  所幸李宁玉商业方面从不赶尽杀绝,有时甚至还帮助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。渐渐的,李宁玉在这个行业有了一定威望。


  而今天的矛盾,来源于贸易范围的进一步拓展——李宁玉看中了百废待兴的青岛地区。


  说起青岛,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华北地区的重要部分。不仅由于它承载着我国抗战史的导火索作用,更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码头优势,成为好几个国家争抢的香饽饽。


  如今的青岛依旧被日本占领着,苦不堪言。一战前夕,就在德国的青岛租界快要到期,德国准备与中国谈判时,孱弱的清政府遭到日本公开的恐吓,吓得清政府被迫不接受德国的谈判。


  而青岛一事,不仅掀起了国内救亡图存的运动高潮,更使德国和日本产生了嫌隙。


  在沪宁杭产业稳固的前提下,李宁玉希望将规模扩大到青岛,提前抢占青岛的码头份额。她笃定,青岛会有重新崛起的一天,到那时,顾氏船业就可以趁风而上,再次夺得头魁。

  

  而顾民章不这么想。他已经老了,没有过多的精力打理更大的业务,也不想让自己的商业举措引起日本人和汪主席的怀疑。


  此举虽然是一项充满潜力的投资,但难免会让日本人觉得自己随时有跑路撤退的嫌疑。更何况,鸡鸣寺的财政支出有一大半都是顾民章在供养着。


  人的心中一旦埋下了怀疑的种子,它就会疯狂地生根发芽。到时候,想自证清白就会变成一件难如登天的事。


  顾民章阴沉着脸,指尖轻轻敲打着上好的红木桌面:“无论如何,至少现在顾氏船业,它还姓顾,不姓李。”


  李宁玉气定神闲,指尖成塔,眼含深意地环视了一圈在座的各位董事:“可顾氏船业,不是您一个人的。”

  

  有好几个董事当场就低下了头,目光躲闪,眼中已然浮现矛盾之色。


  “董事长,现在已经是1944年了。”李宁玉说完这句话,在场的人脸色又变了变。


  商人逐利,这是天性。商场如战场,总有视财如命,愿意为商机放手一搏的存在。无法否认,李宁玉抛出的巨大蛋糕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,为之冒险也充满希望。


  这场不愉快的会议很快就在沪宁杭的商业圈子里传开。人们都在纷纷议论,顾民章当年心痛过切,感情用事,最终引狼入室。


  没多久,顾氏船业就宣告即将在青岛设立分公司,全权交由新任总经理李宁玉负责。


  比起李宁玉,顾民章确实是老了。无论是心力还是眼界,商场总是需要保持敏锐又充满野心的人。


  顾宅。


  “宁玉,今天你表现得很好。”顾民章欣慰地点了点头,眼中的欣赏之色越来越浓。


  最近的矛盾,不过是二人唱的一出双簧戏罢了。


  随着战局越来越明亮,日本投降已成板上钉钉的事,组织上也已经在筹划接下来的行动,包括顾氏船业的转移。


  青岛需要这样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成熟企业来帮助当地的企业回血、发展,将所有重要的码头都牢牢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,才能让每一个中国人再也不用挨饿受冻,可以坦荡荡的用自己的双手换取美好生活。


  为了“表明忠心”,顾民章甚至还给汪主席打过几次电话,表明自己如今的无奈与疲惫。而汪主席一边安慰顾民章的同时,一边派人偶尔给李宁玉送去些精致小巧的礼物。


  在这些人的世界里,没有信仰与忠诚,只有利益与算计。

 

  可还有一些人,他们的所有行为可能一时被人诟病。但总有一天,所有人都会知道他们的良苦用心。


  赤诚之心,会有时间来证明。

评论(11)

热度(284)

  1. 共8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